循证医学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循证医学求真之路 

来源:循证医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17日 02:19:53

在当时来讲,能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中成药可谓凤毛麟角,可以说,连花清瘟胶囊的此次研究开创了抗流感中成药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先河。

通过这种大范围、多样本、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得来的治疗证据是最科学、最客观、最公正、最全面的,将这种最佳的治疗证据运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治中,能够实现疾病的精准治疗,让患者从中受益。循证医学研究结论是作为临床指南、共识制定的主要依据,被视为真正值得医生和患者信赖的用药证据,是国际公认的、科学的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目前针对流感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使用抗病毒药,但现在使用的抗病毒药针对性并不强,流感疫苗也是如此。那么,有没有一种药可以对不同的病毒都有效果呢?

芪苈强心胶囊,是标本兼治慢性心衰专利新药,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证实了其可靠的疗效。芪苈强心胶囊相关研究论文被《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评为2013年度学术亮点,其编辑部称“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我们应该热烈拥抱”;《美国心脏病杂志》评价称“中草药为心衰治疗带来新希望”。

面对临床治疗难题,我国心血管领域专家曹克将教授、杨新春教授、浦介麟教授在南京医大一附院等32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参松养心治疗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循证医学研究”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证实参松养心治疗室性早搏疗效优于美西律,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改善症状优于普罗帕酮,并且对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具有良好疗效,平均提高缓慢心率7.15次/分,填补了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空白,并且长期用药安全。

另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研究表明:通心络能保护心脏微血管内皮结构,明显缩小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面积,并促进微血管新生,这样冠脉大血管再通后,实现了真正的心肌再灌注,促进了心功能迅速恢复。因此,目前临床中治疗心梗常在采用介入或溶栓治疗的同时配以通络中药通心络胶囊,往往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疗效。

心律失常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病变类型繁多的难治性疾病,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及激动次序的异常,根据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基于参松养心胶囊确切的疗效,其进入了《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二版)》《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等多个指南、共识,成为医生临床用药的标准。

甲流之所以如此大规模流行,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会发生一种叫做“移变”的变异,“移变”的结果是病毒发生抗原性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新生亚型病毒的抗体,此外,甲流病毒还经常会发生一种幅度比较小的、只发生于病毒表面抗原内部的变异——“飘变”,病毒通过这种细微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能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而侵袭人类,因此,“善变”的甲流病毒的毒株年年不同。

药物关系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至关重要。以往的经验医学模式下的临床研究设计很不严谨,一是病例太少,在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例中进行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对于大范围内体质、年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的人群来说,疗效出现了偏差;二是实验观察的时间比较短,只看到了近期的疗效,没看到长期用药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三是评价指标太单一,比如降压药只观察降低血压的疗效、降糖药只观察降低血糖的疗效,而忽视了该药对人体其他方面指标的影响,这些都使得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基于确切的疗效,通心络胶囊进入《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共识,成为医生临床用药的依据。

传统对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只针对心律失常的某一层面、某一局部,采取“抗律”的治疗方法。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无有效西药治疗,许多病人病情严重了,会采用安装起搏器的治疗方法,但是安装起搏器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从而导致心脏跳乱了,并且起搏器需要定期更换,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临床上急需可以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且无副作用的“对症的药”。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几类西药大多都是抑制心脏的传导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导致心动过缓和其他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有效的药副作用大,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处在两难的选择窘地。

上一篇:潍坊市中医院荣获“拾全识美”肺癌MDT病例挑战
下一篇:创新中药循证医学研究 坚守品质与责任担当